![]() 生態系服務 守護農業永續的本金 2005年一份「千禧年生態系評估」報告,明確定義生態系服務為「人類從生態系中獲得的利益」,並劃分為「供給」、「支持」、「調節」及「文化」等四大服務面向,意味大自然支撐全人類的生命、生活、生產。 在臺灣,也有一群人,願意讓農田裡的雜草長高一點,化學藥劑少用些,只為了照顧像人類一樣,共同仰賴農田、穿梭在田水與莊稼的生物,以及孕育萬物的自然環境,希望萬物共好,一同健康。這些以生態為本過生活的人,可以是生產者,也可以是消費者,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 農產新豐味Agri Nova「台農 1
豐話題Agri Topic臺灣加入 CPTPP 的農業因應對策 8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客座總編輯──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 以精準農業平衡生產與生態 18 永續發展的護國策略 林務局生態服務給付政策規畫 20 全民共享,全民有責 生態系服務發展與前瞻思考 28 三種給付拉近關係,心甘情願被石虎收買 34 田含水親像喝一口水含佇喉嚨 人禾貢寮水梯田經驗 40 茭白筍護白魚 飲水思源復育生態關係 46 棲架新視野守護草鴞 猛禽變滅鼠大功臣 52 豐寫真 Agri Album 召喚梅好春天 62 人物專訪 Agri People王牌業務員的波羅蜜樂園 64 農業經營 Agri Business 把關農藥生產到使用•守護食安 72 穀類紅寶石的應用趨勢分析 76 鳳梨果皮比果肉更含金? 82 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 鏈狀紙穴盤模組讓農民超省力 88 以巨峰葡萄為例的葡萄無籽化技術應用 94 青蔥甜菜夜蛾綜合防治 100 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 愚公移水:頭社的戽水文化(下) 106 發哥親傳手藝 編錯也有創意 108 |
||
《豐年》於民國40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已連續發行了70餘卷,在過去70餘年間與臺灣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是臺灣農村中的必讀刊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