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農業新課題:拓展更多主動消費客群李登輝總統紀念專輯 《有機農業促進法》自去年(2019年)5月正式施行,在建立有機農業體制的道路上,更邁進了一步。從十多年前有機風潮剛掀起,一直到今日法案通過並施行,無論是生產者或是消費者,看待「有機」的角度都產生了變化。其中,越趨多元的消費市場,更是當前推波助瀾、促進有機農業,不可不深思的環節。 過去以食安為取向的消費動機,隨著永續意識、守護環境的觀念抬頭,有機農產品背後「對環境更加友善」的價值更被彰顯;大家熟悉的有機農夫市集,除了單純的農產品消費之外,還多了社區連結的意義,更多了走入高端商場、串聯餐飲業者的銷售新管道;另一方面,有機小農也相互結盟,進攻大型連鎖通路,在價格和接觸機會上,都大幅拉近了「我們與有機的距離」。
好的農產品,需要更多消費力量支持,進而使產業形成正向循環。隨著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越加純熟,消費市場也必須跟著加緊腳步。《豐年》一探當前有機農業的消費現況,從生產、管理、銷售到行銷,為「有機促進」提供新的討論視角。 |
《豐年》於民國40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已連續發行了60餘卷,在過去60餘年間與臺灣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是臺灣農村中的必讀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