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牛興源 本土肉牛產業發展
牛肉麵、牛肉湯、平價牛排已是臺灣日常,甚至成為飲食文化的代表,然而臺灣的肉牛產業是否也像飲食文化一樣,扎根在地且穩固牢靠?近半世紀來養牛產業偏向酪農業,進口牛肉占臺灣牛肉供給的絕大多數,近年更隨需求的增加,使進口牛肉占比達到95%左右。
我國牛肉整體進口量,以美國占比35%位居第一;其次為澳大利亞、巴拉圭及紐西蘭。東亞鄰國中,和牛美味受世界肯定,國內進口日本冷藏牛肉也漸多,甚至近年保種、利用韓牛有成的韓國,也開始推動牛肉出口,成為話題。「臺灣牛」能否成為臺灣農畜產品的品牌?
本期封面故事由種原、產業現況與特色業者認識臺灣肉牛產業,本土黃牛保種有成,以及近年「源興牛」和牛種原的重新發現及品種確證,均為本土肉牛發展注入珍貴遺傳資源;臺灣和牛品牌的建立和發展,尤其是國人關注焦點,專訪源興居生技董事長劉泰英,並直擊花蓮的源興牛繁殖飼養狀況。
隨著國人對牛肉食用習慣的改變,近10年來人均牛肉需求成長接近五成,為協助肉牛產業發展,農業部將協助中小型酪農場轉型為專業肉牛場,增加肉牛的飼養來源。
台灣肉牛產業協會理事長張志名身兼芸彰牧場負責人,橫跨屠宰與餐飲,他認為只要做出品質與特色,臺灣牛肉絕不遜色於進口牛肉,推出國產牛牛排、鐵板燒餐廳。十大神農楊鎵燡多年參與本土黃牛種原利用,不斷持續嘗試育種改良,也從牧場到餐桌,成立牛肉生熟食專賣店、餐廳,垂直整合產銷。金門青農陳玉嘉打造金門最大種牛場,並協助當地黃牛保種,以金門酒廠酒糟養出風土特色。讓「臺牛」的鮮甜與風味,成為消費者最肯定的選擇,臺灣牛肉的美味,正畜養在牧場!
農產新豐味 Agri Nova
白鶴芋 >
萬中選一白斑品種 薄冰白鶴芋觀葉新選擇
斑色表現清晰穩定 今年叩關國際市場 6
農策綜論 Agri Strategy
關稅大戰 >
對等關稅波動世界 臺灣農業部門能有作為
稻作零關稅是假議題 正視非關稅貿易障礙協商 12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臺牛興源 >
本土肉牛產業發展 24
肉牛知多少?臺灣吃得到的牛種
穀飼牛?草飼牛?吃蔬菜的臺灣牛 26
抵禦進口牛肉競爭 國產牛精進圖譜
業界籲穩定肉源、改善屠宰線 分切、運用待銜接 32
「臺灣人吃臺灣牛」 肉牛產業需制度化育種
阿輝伯保種源興牛 盼建在地特色和牛風味 40
金融學家養牛 劉泰英圓李登輝和牛夢
生命科學難度高 拚千頭達損益兩平掛牌上市 46
繁殖增重、添油花 源興居生技育本土和牛
牧場中聽古典樂 直擊牛隻夏季毛色轉黑 49
芸彰牧場鐵板燒開店 主打臺灣牛做排餐
牛肉湯、牛排用肉互補 分切運用打破刻板印象 54
讓國產牛價值最大化 楊鎵燡建構精緻產銷
獲生產履歷、CAS驗證 跨足餐廳、機能產品 60
發揚在地農業 青年牧場打造金門牛產業鏈
結合有機飼養、循環經濟 育種提昇肉牛品質 66
豐寫真 Agri Album
紫蜜紅顏甜在心 76
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
授粉昆蟲 >
善用授粉昆蟲 芒果歉收放蠅可解
低溫多雨衝擊收成 借助生物應對氣候逆境 78
耐熱水稻 >
育種因應暖化衝擊 臺灣耐熱水稻品種介紹
高雄147號質量兼具 搭配技術觀念穩定生產 84
國際新知 International Agri Newsletter
農福連攜 >
當農業遇上社福:日本農福連攜制度概述
兼具地域振興、社會包容 創造農村與弱勢雙贏 90
生物多樣性信用 >
淨零減碳下一步 生物多樣性信用成新趨勢
讓自然棲地保護有價化 農業措施是必要一環 96
植人植語 Gardening Tips
金絲桃 >
園藝造景新花樣 璀璨細蕊金絲桃
好種易開、適合臺灣環境的黃花灌木 102
風峰相連 History Harvest
豐土生活 >
釋迦牟尼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