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春茶風土學 抗旱不妥協 俗話說「春分有雨是豐年」,茶芽遇水則發,這時所製茶葉,滋味鮮爽,香氣濃郁。然而氣候變遷帶來莫大衝擊,今年以來2∼3月乾旱嚴重,春茶受損程度超過3成。茶業改良場集結一流人才,積極因應極端氣候,投入抗旱品種選育,將茶園生產管理升級智慧化、精準化、設施化;製茶廠師傅們則潛心研究製茶技術,順應從萎凋、醱酵、揉捻乃至烘焙等巧妙變化的微氣候,凝煉出臺灣茶的多元好滋味。 農產新豐味 Agri Nova 山藥 >食味佳、黏度高又豐產「桃園5號-金豐」 6 豐話題Agri Topic 臺灣永續棧 >連結知識、政策與治理,推動臺灣永續轉型 10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客座總編輯──茶博士 陳國任 臺灣茶風土獨到 春茶抗旱有撇步 20 有水斯有茶!配合氣候節奏舞動的臺灣茶產業 24 泉發研茶薪傳百年製茶技藝,直擊做茶馬拉松 32 紅烏龍,鹿野茶區的再起之光 42 啜一口芬芳,發現臺灣山茶的詩情禪意 52 銪茗堂茶園與飲山郁茶館,用年輕人的視角感受茶 58 豐寫真 Agri Album 洋桔梗的永恆誓言 68 人物專訪 Agri People 超鬧超深入!綠合農場用玩樂傳遞食農與永續 70 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 合理化施肥 >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他逆境(中) 78 臺灣山茶 >林下經濟作物栽培管理及其效益評估 86 他山之石 Agri Case 農村能源 >印德能源計畫:農業與光電發展雙贏願景 94 寶島水果 Formosa Fruit 番石榴 >「令太甜的水果顯得輕浮」國民水果芭樂 100 食農教育 Agri-food Education 馬鈴薯>斗南食物日:透過吃認識在地馬鈴薯的故事 106 農村文化 Agri Culture 老頑童說故事 >竹簍除蟲有妙招 108 |
||
《豐年》於民國40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已連續發行了70餘卷,在過去70餘年間與臺灣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是臺灣農村中的必讀刊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