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健植物大補帖 農醫跨域起步走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清冠一號」引發搶購,喝防疫茶成為普遍的自保之道。從藥食同源類的仙草、紅棗、杭菊,到藥材類的當歸、黃芩、丹參、薑黃、金銀花,乃至這次因防疫茶而人氣大漲的魚腥草、桑葉、薄荷和紫蘇,臺灣中草藥種類多如繁星,總計種植面積卻僅有500公頃。按理說「生吃都不夠」,實情卻是本土中草藥難以打入國內供應鏈。如今「清冠一號」一舉成名,中醫藥界開始著手聯合農業界,臺灣中草藥產業化幾十年來舉步維艱的困境,期待有解。 農產新豐味Agri Nova 蝴蝶蘭>小白花蝴蝶蘭「臺南1號」利於穩健長銷的組盆用花 6 豐話題Agri Topic 零飢餓>農業永續發展的未來,從餐桌開始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實現「零飢餓」 8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客座總編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 杜麗華 臺灣中草藥產業化,需要衛福部打開一扇門 16 寓醫於食,邁向農醫一體新境界 20 花蓮場做母雞 讓黃芩和紫蘇扎根東部 26 臺灣魚腥草與桑葉產銷第一人 36 疫情養身看這邊,肉桂金銀花出頭天 44 從治病到養生,良藥也要可口便利 54 科研加值創先鋒 兼具安全和有效的中草藥產業化之路 62 豐寫真 Agri Album 香檬 國境之南的綠寶石 72 人物專訪 Agri People 不一樣的黃金果 從鱷魚農場誕生的喜氣福果 74 農業技術 Agri Technology 採後處理>農產品延長保鮮關鍵 採收後品質威脅與防治方法 80 物理性防治>低汙染+零殘留的蔬果保鮮術 84 生物性防治>以夷制夷的生物性防治發展 90 他山之石 Agri Case 沼氣循環利用>金剛組合術,能源生產加廢棄物處理技術 100 |
||
《豐年》於民國40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已連續發行了70餘卷,在過去70餘年間與臺灣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是臺灣農村中的必讀刊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