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改善人體腸道微生物平衡,適度補充優酪乳、納豆、泡菜等富含益生菌的食品,有助維持腸道健康;不僅人體需要益生菌,大自然中也存在許多微生物,能夠幫助植物頭好壯壯。經過學者專家多年努力,已有不少天然好菌,被開發為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及植物保護製劑,不僅可以幫助農民生產品質優良的農產品,還可減少化學農藥、肥料的使用,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本期《豐年》邀請專家學者深入探討植物益生菌,同時請農友分享經驗,蘇力菌如何有效防治斜紋夜盜蛾?木黴菌為何可幫助作物對抗高溫、寒害、淹水、乾旱等環境逆境?液化澱粉芽孢桿菌又是如何大顯神威,可以抗病害、促進生長,還可提升禽畜換肉率?一起來認識這些厲害的植物益生菌吧! 農產新豐味Agri Nova 小白菜
豐話題Agri Topic 蔬菜箱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植物益生菌 農民得力的小尖兵
植物益生菌保護作物健康 幫助化學農藥減量
農業也要益菌多 全方位保護農漁牧 20 本土蘇力菌商品化殺蟲戰力更勝市售國外商品
「綠忍者」木黴菌的萬用分解術 36 十項全能王 液化澱粉芽孢桿菌44 農業微生物工廠 製劑商品化的最佳良伴 52 無人機+微生物製劑強強聯手 58 人物專訪Agri People 山林物語
糧食損耗特輯Special Report 糧食停損 生產供應的再思考
國際現況
國內分析
無萼片小果番茄
檢測技術
|
||
《豐年》於民國40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已連續發行了70餘卷,在過去70餘年間與臺灣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是臺灣農村中的必讀刊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