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之間•原鄉真食 數千年前,歷史都還沒留下文字,這座島嶼的祖先已落地生根,一代又一代延續著原住民文化──家在山海之間,生活與風土緊緊扣連,就連飲食也維持樸實的原味。 原鄉廚房裡,就地取材的驚喜不斷。住在山林野地的人,採集辨識野菜的名字與味道,或是闢出一塊田,在荒蕪中種出希望。生活在河川海畔,則潛入溪流或造舟撒網來捕獲魚鮮。在追求創新與國際化的飲食潮流中,小米、馬告、刺蔥這些原味食材,仍時時提醒著原住民自己是誰,以及前進的方向。 一個族群代表一套文化,即使是型態雷同的料理,也從食材、作法、意義等細節中,形塑出獨特的個性,積累成這座島嶼的豐美。我們都住在同一塊土地上,無論先前陌生或熟悉,就從「吃」開始交個朋友吧! 雜誌目錄 COVER STORY 08 原味觀察|串聯風土人文的原食力 10 採集|探尋野地裡的豐饒 開啟一場野菜的奇幻之旅 16 漁獵|天地祖靈的贈禮 潛入清流追尋真正的魚 22 農耕|以食復興 重回咖啡與油芒文化 28 原味比較學:石頭野炊╳醃肉╳粽子╳麻糬 32 原食心意|融合多元族群 用食材定義臺灣味 36 原食心意|以部落傳統雜糧發酵 訴說排灣的料理語言 40 原食雜學筆記 |
||
【雜誌簡介】
《鄉間小路》於1975年發行,每月1日出刊,我們立足於農業,藉由報導內容帶給您寬廣視野、盎然觀點、在地饗宴。農業往往反映一個民族最道地的生活風格與價值涵養,大地自身便有一股神祕的療癒能力,以及令人幸福的魔力。農業不再是過去被認知的農業,環保、公平貿易、生技產業,吃的穿的擦的用的,我們所使用的原料素材或新商業模式多來自農產業的創新,農業真的不一樣了,它是一門橫跨歷史、醫學、哲學、美食、時尚、經營管理學的現代藝術。 不論哪個世代,農業精神都適用於各行各業,勤勞樸實,簡單自在,忠誠於自然,由本質出發創造驚奇!讀者在《鄉間小路》能看見農業的藝術價值,大地調和甘苦的魔法,以及土地與人的永續生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