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盤裡的國產溯源食材:校園午餐如何帶動農業生產? 臺灣每天有將近180萬名國中小學生在校吃營養午餐,如何提升午餐品質,讓孩子吃得安全、營養、健康,是國人關心的重大議題。農委會推動校園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除了強化食安把關,推動食農教育,也期待能以需求帶動三章一Q的農業生產。 例如,有機營養午餐帶來穩定的需求量,促使桃園市農會設立「有機蔬菜截切廠」,從單純的供應蔬菜擴大到加工處理,甚至進一步設立包裝廠,將銷售通路拓展至頂好、全聯等賣場,建構完整有機蔬菜供應鏈。
|
《豐年》於民國40年發行,每月15日出刊。這是一本專業的農業雜誌,主要在介紹農業新知,改進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發行宗旨是「農民之友、生產之道」。後來由於經濟結構及農村社會的改變,《豐年》的內容也隨之調整,除強調生產外,也注重生活與生態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豐年》已連續發行了60餘卷,在過去60餘年間與臺灣農業一起成長,詳實紀錄了臺灣農業發展的經過。多少年來,《豐年》也一直扮演著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宣導政府政令,也反映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是臺灣農村中的必讀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