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土果醬:為生活加一抹甜
果醬的風行,舊時曾寫就一段農產進入大型加工廠的發展,不論是大賣場五顏六色的果醬,還是甜食中繁複多樣的抹醬,儘管味道有時人造,卻總是偶爾懷念的兒時滋味。
隨飲食品質日受重視,專業而懷抱關懷土地初心的製醬職人嶄露頭角,追求產地溯源、小農理念與精緻美味──如今,眾多土生土長的手工匠/醬人,每每斬獲世界果醬大賽佳績,彷彿組成臺灣戰隊,持續成就出島嶼美好風土與農作的最佳推廣。
為一探臺灣多元地味甜醬,我們邀請各方果醬與抹醬專家,解惑如何挑選與保存鋩角(mê-kak)。走訪製醬匠人:讓二○二五年在世界大賽大放異彩的「果食男子」,推薦我們享譽國際的果醬風味;看百年品牌「張豐盛商行」翻轉花生運用可能;拜會「尚唐坊」學習可可與巧克力最佳品味方式;探詢將玫瑰高級風味保存成醬的「埔里鎮農會」。
這些專屬臺灣的甜蜜故事已裝進罐子裡,開瓶,即是一場風土的華麗盛宴。
目錄
編輯室報告
鄉間風景 COVER STORY
08 果醬指南 好甜蜜,醬才好
12 鄉間食堂 一瓶隨遇而安、珍藏風土的臺味果醬
食堂外的產地 受泰雅土地照顧的黃檸檬
22 鄉間食堂 花生豐盛,百年品牌大進擊
食堂外的產地 文青花生農,創作新世界
30 鄉間食堂 一切為心跳──可可果與巧克力雙重拍
食堂外的產地 神的果實在濁水溪邊跳舞
40 鄉間食堂 狠手摧花作醬人與他的好夥伴
食堂外的產地 花的新姿態:食用玫瑰種植之道
46 食趣聞 甜味抹醬的多重宇宙
小路亂逛 COLUMN
50 我吃故我在 椒個朋友吧
52 百元風味鈔 做皇帝的福氣:皇帝豆排骨湯
54 不只是吃飯 這一餐吃了多少歷史?
56 菜市人生場 並不圖個日進萬金──屏東萬巒鄉萬金市場
58 菊島喫風土 這才是澎湖花枝丸
60 阿里山鐵道物語 交力坪車站:人情列車交會站
62 山路跑旅 先跑再說
64 四方茶話 淺談茶漏、茶擱與蓋置
66 林間散步 蒲葵的風與雨
編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