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2016年10月號/2016 Vol.42 No.10 誰知稻

《鄉間小路》立足於農業,藉由報導內容帶給您寬廣視野、盎然觀點、在地饗宴。不論哪個世代,農業精神都適用於各行各業,勤勞樸實,簡單自在,忠誠於自然,由本質出發創造驚奇!讀者在《鄉間小路》能看見農業的藝術價值,大地調和甘苦的魔法,以及土地與人的永續生命力。
NT$100
NT$1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已銷售: 0 件
商品介紹

誰知稻
粒粒皆辛苦



十月是收穫的季節,田間隨風搖曳的金綠穗浪,就像農民辛勤多時獲頒的勳章。



千百年來,年復一年收穫的稻作,一直默默地餵養著我們,這個令人再熟悉不過的食物,因著氣候環境、飲食習慣的改變,成為熱議焦點。



你是否知道,陽明山上的竹子湖,是臺灣蓬萊米最早的栽種地?傳統的育種方式,往往得得投入育種家十年以上的時間?面對氣候失調,農學家心目中的「未來米」又是什麼模樣?千變萬化的米料理,如何呼應時代流變,嘗試走出新風景?



每一粒稻米,都其來有自。累積千百年的米故事,就像阡陌如織的稻田,等著我們親自走入探索。


 關鍵食刻

攸關你我的米糧議題

 寶島有米

臺灣米身世考

臺灣米相

飯飯之交找好稻


 獨稻之處

探訪田間大道理

日品.元品有機米

壽米屋

貢寮山間水梯田


 呷好稻相報

良米選購守則

米的桂冠
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

仙人炊飯

 

 好吃follow

農村即食風景

味覺海洋裡的新大陸

三代目俵屋玄兵衛

 

SEC6米的野望

大稻埕重遊

米穀粉應用

稻米的未來,未來的稻米


COLUMN

農你咧講 | 站在田中間

鄉土奇譚 | 臺灣的城隍神信仰

綠色角落 | 7個營造綠陽臺前應該問自己的事

FEATURE

當黃豆變身豆腐,登上舞台展演時

REGULAR

養生保健
| 跟不上飲食變化的軀體(下)

走畫老鄉 | 這一夜,我和臺東一起

青出於農 | 溫偉毅陳朋修

日本農訊 | 有機茶農個性行銷展魅力

MONTHLY NEWS

餐桌讀物

鄉間農聞

國際農聞

鄉間嚴選







































































































讀者來函

【雜誌簡介】
《鄉間小路》於1975年發行,每月1日出刊,我們立足於農業,藉由報導內容帶給您寬廣視野、盎然觀點、在地饗宴。
農業往往反映一個民族最道地的生活風格與價值涵養,大地自身便有一股神祕的療癒能力,以及令人幸福的魔力。農業不再是過去被認知的農業,環保、公平貿易、生技產業,吃的穿的擦的用的,我們所使用的原料素材或新商業模式多來自農產業的創新,農業真的不一樣了,它是一門橫跨歷史、醫學、哲學、美食、時尚、經營管理學的現代藝術。
不論哪個世代,農業精神都適用於各行各業,勤勞樸實,簡單自在,忠誠於自然,由本質出發創造驚奇!讀者在《鄉間小路》能看見農業的藝術價值,大地調和甘苦的魔法,以及土地與人的永續生命力。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