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移居自足記 半農理想生活實踐】
生活在他方,是一種美好但可實踐的想像。人無法選擇在哪裡出生、成長,但也許,至少有比較高的可能性,可以選擇有能力之後要居住在哪裡、過什麼樣的生活──生活的樣貌,取決人與環境如何互動。
島嶼不大,山卻很多,不管居處何方,海幾乎都在身旁。城市與鄉村的距離並不遙遠──這是臺灣獨有、放諸世界也少見的地理條件──假如感覺生活欺騙了你,不妨試著換個地方待待看。夢想移居,多半也渴望親近自然,而在鄉間過日子,並非只有單純務農一種方式。
先來聽聽獨自隱居梨山「寶蓮園」的李寶蓮,和在鹿野營造「共農共食」環境的曾樂天和童亞琦,分享對移居生活看似迥異、內在卻相近的初心;再看於南澳蓋小屋的蔡山、撰寫《東台灣食通信》的蔣沛妍,員山養雞、寫書的李盈瑩,長濱造船、航海、唱歌的陳冠宇和以莉・高露,示範移居生活除了農作,也可以一半木作、一半寫作、一半音樂──用心生活,就是最美好的創作。
願你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無論所居何處,心都能安放。
●目錄●
03 編輯室報告
鄉間風景 COVER STORY
08 理想移居自足指南 實踐者對話:遇見種種困難,都增加了生活的幸福感
20 移居CHECK LIST 實踐者提醒:移居狀況先想想
22 半農半寫作 機智的移居,如魚得水
30 半農半木作 在南澳蓋小屋的山小日子
40 半農半音樂 和你一起,輕快的生活
小路亂逛 COLUMN
52 我吃故我在 把燈關了,玉米來了
54 百元風味鈔 鹹甜難喻的滋味:夫婦炊
56 不只是吃飯 餐桌的藝術
58 菜市人生場 龍泉市場的日與夜──臺北龍泉市場
60 菊島喫風土 就是愛吃炒米粉
62 阿里山鐵道物語 竹崎監工區:鐵道醫生的日常
64 山路跑旅 映照粗心的倒影
66 四方茶話 茶海,或說公道杯
68 林間散步 剝下一片白千層
70 編輯後記